提问

2024年被误导方能否撤销合同?

大律师网 2024-04-19    人已阅读
导读:法律框架下,如果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因被误导而做出了非真实的意思表示,那么在特定情况下,该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这主要取决于误导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影响了合同的公平性。

被误导方能否撤销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的订立应当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若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因欺诈、胁迫或者重大误解等原因,导致其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或请求撤销合同。被误导方如果能证明自己是在对方的误导下签订了合同,并且这种误导直接影响了其决策,那么他有权申请撤销合同。

【法律依据】

1.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 《民法典》第五百零三条:一方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3. 《民法典》第五百零四条:一方当事人因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受胁迫方或者受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事欺诈与虚假陈述区别?

民事欺诈与虚假陈述均属于民法领域中的不诚信行为,但二者在性质、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民事欺诈

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从而导致对方权益受损的行为。其主要特征包括:

- 主观故意:欺诈方具有明确的欺诈意图,即明知事实真相却故意为之,意图使对方陷于错误。

- 行为方式: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误导陈述等方式实施欺诈行为。

- 对方错误:欺诈行为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识,且该错误认识与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 对方基于错误作出意思表示:对方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作出与其真实意愿不符的意思表示,如签订合同、处分财产等。

- 对方权益受损:因欺诈行为,对方实际遭受了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的损害。

2. 虚假陈述

虚假陈述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对其所涉及的事实、数据、资料等信息作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陈述。与欺诈相比,虚假陈述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主观状态:虚假陈述的主观状态可能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陈述内容虚假而为之,过失则是指应当知道但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未尽到核实义务。

- 行为形式:仅限于对特定事实的陈述,而非如欺诈般可能包括多种手段。

- 对方认知状态:虚假陈述可能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识,但并不必然如此。即使对方产生错误,也不一定基于此错误作出意思表示。

- 法律责任: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相对较轻,通常表现为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严重时可能构成违约或侵权,但一般不涉及合同无效等严厉后果。

【法律依据】

1. 民事欺诈的相关回答主要包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民法典》第179条明确了因欺诈产生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补偿损失、支付违约金、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对欺诈的定义进行了详细阐述。

2. 虚假陈述的相关回答主要包括:

- 《民法典》第709条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对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作出了专门规定。民事欺诈与虚假陈述虽都涉及不实陈述,但民事欺诈更强调欺诈方的主观恶意、对方的错误认识及基于错误作出的意思表示,法律责任也更为严厉;而虚假陈述的主观状态可包含故意和过失,对方不一定产生错误认识或基于错误作出意思表示,法律责任相对较轻。在具体案件中,应根据事实情况和法律规定,准确区分二者并适用相应的法律责任。

被误导方能否撤销合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误导行为,以及这种误导是否导致了合同的不公平。如果满足条件,被误导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撤销合同。但在实践中,此类案件通常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误导的存在及其对合同签订的影响,因此建议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并依法维权。

〖温馨提示〗本回复仅供一般情况下的参考,若无法满足您的法律需求,请直接咨询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意见。我们承诺在5分钟内快速响应,以提高问题解决率。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