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公众发现了网逃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大律师网 2024-07-19    人已阅读
导读:网逃人员,即网络在逃人员,是指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逃避法律制裁而潜逃,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列为网上追逃对象的人员。这些人员的信息将被录入公安部的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供全国公安机关共享查询。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公众发现了网逃人员,应该如何处理?”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众发现了网逃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公众发现了网逃人员,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线索和信息。公众不应私自采取任何行动,以免危及自身安全或干扰公安机关的抓捕工作。公安机关会根据公众提供的线索和信息,及时展开调查和抓捕工作。

  为了鼓励公众积极提供线索,公安机关通常会设立奖励机制,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公众给予一定的奖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通缉的条件及程序】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公众发现了网逃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公众有权查询网逃人员信息吗?

  一般情况下,公众并没有直接查询网逃人员信息的权利。网逃人员信息的查询和管理属于公安机关的职权范围,旨在维护社会治安和追捕犯罪嫌疑人。公众可以通过公安机关的官方渠道了解网逃人员的信息,但不得私自泄露或传播相关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公众发现了网逃人员,应该如何处理?”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