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侵权争议?

大律师网 2024-11-14    100人已阅读
导读:处理知识产权侵权争议首先需要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包括确定权利人是否享有有效的知识产权,被诉行为是否落入了权利保护范围,以及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和实际损害后果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律师会协助客户收集并固定证据,如侵权产品的实物、销售记录、宣传材料、网络截图等。接下来大律师网小编给大家来讲讲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详情。

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侵权争议?

  处理知识产权侵权争议首先需要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包括确定权利人是否享有有效的知识产权,被诉行为是否落入了权利保护范围,以及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和实际损害后果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律师会协助客户收集并固定证据,如侵权产品的实物、销售记录、宣传材料、网络截图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以下途径解决争议:

  1. 协商与调解:在发现侵权行为初期,可以通过发送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尝试和平解决。

  2. 行政救济:向有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请求查处侵权行为,可能获得的救济措施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侵权产品、罚款等。

  3. 司法救济:对于未能达成和解或侵权情节严重的案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侵权责任、救济方式等内容。

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侵权争议?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终止条件及后续权益归属何方?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的终止条件通常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常见情况:许可期限届满未续期、被许可人严重违反许可协议规定、许可人破产清算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等。当满足这些终止条件时,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即告终止。

  协议终止后,后续权益归属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使用权:协议终止后,被许可方应停止使用相关的知识产权,除非有特别约定,否则不能再继续享有知识产权的使用权。

  2. 改造成果:如果被许可人在许可期间对知识产权进行了改进或创造新的衍生作品,其归属需依据协议具体条款来定。一般而言,如果没有特殊约定,基于原知识产权产生的新权益仍归原权利人所有,但被许可人可能有权继续使用自己独立开发的部分。

  3. 商业秘密和保密信息:即使许可协议终止,被许可人依然需要遵守关于商业秘密和保密信息的义务,不得泄露或擅自使用已知的保密信息。

  4. 返还或销毁:被许可方可能需要根据协议要求,将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资料或其他形式的载体返还给许可方,或者销毁相关材料。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终止后的权益归属取决于具体的合同条款及适用的法律规定,建议在签署许可协议时,对终止后的权益归属问题进行详细且明确的约定,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九十二条、九十三条等条款,规定了合同终止的情形以及合同终止后的义务履行问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二十四条之一等条款,对著作权许可使用的规定,其中包含许可终止后的权益处理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二条、第六十五条等条款,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签订和终止做了相关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规定,也适用于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终止后的保密义务。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大律师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行法律咨询。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