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最长可追溯多久?

大律师网 2024-11-18    100人已阅读
导读:知识产权侵权的追溯期限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知识产权类型。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我国法律规定的追溯期限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一般为三年。而对于著作权,其诉讼时效则更为复杂。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最长可追溯多久?

  知识产权侵权的追溯期限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知识产权类型。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我国法律规定的追溯期限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一般为三年。而对于著作权,其诉讼时效则更为复杂。

  1. 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权利人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侵权行为持续进行,权利人在侵权行为终止之日起两年内也可以提起诉讼。

  2. 对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对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权利人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三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六十条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二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最长可追溯多久?

  技术规避措施法律限制?

  技术规避措施通常涉及到版权法、电信法和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避措施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手段绕过法律规定的限制,例如破解版权保护技术、非法访问受保护的计算机系统等。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违法行为,因为它可能侵犯了知识产权,破坏了网络安全,甚至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其他犯罪活动。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管理信息,不得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信息,不得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主要用于避开或者破坏权利管理信息的技术设备、材料或者产品。这意味着,规避版权保护技术是违法的。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未经许可或授权,擅自进入、使用他人的网络系统,或者规避安全防护措施,都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如第285条和第286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行为,将面临刑事责任。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

  3.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技术规避行为,以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网络安全,以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官网400电话进行咨询:400-6686-166,或者到大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