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酒后无证驾驶,自身往往需承担主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机动车需年满18周岁并取得相应驾驶证,饮酒后更是严禁驾车。未成年人不具备驾驶资格,饮酒驾车严重违反法规,其行为对事故发生通常起关键作用。
在民事赔偿上,若造成他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需依法赔偿。
由于未成年人多无独立经济来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若监护人能证明尽到监护职责,可适当减轻责任。
事故中若存在其他过错方,也需按过错程度分担责任。
若对方违规驾驶,如超速、逆行等,交警部门会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综合判定各方责任比例。
在责任认定后,赔偿顺序一般是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若车辆投保),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
若未成年人一方需赔偿,先从其个人财产支付,不足由监护人补充。
17岁无证驾驶肯定会留下相关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必须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17岁未达法定申领驾驶证年龄,无证驾驶属于违法行为。
一旦被交警查获,执法部门会按照程序详细记录该违法事实,包括驾驶人身份信息、违法时间、地点等,这些信息会被录入公安交通管理系统。
依据相关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还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即使因未成年人身份在处罚时可能从轻,但违法记录依然会留存。
不过,这种记录与刑事案底不同。若17岁未成年人单纯无证驾驶,未造成严重后果,未构成刑事犯罪,不会留下刑事案底。刑事案底通常是因触犯刑法,经法院判决有罪后产生的记录。
但无证驾驶的违法记录会在公安系统留存,可能对其未来产生一定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若17岁无证驾驶过程中引发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经认定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一旦罪名成立,就会留下刑事案底。不过,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其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