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亲戚因为平时比较少观注一些新闻,有次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有一张卡已经刷了一万多,问是不是本人使用的,对方把身份证信息跟家庭住址都说出来了,后来才知道对方是骗子,这样的信息问到了对方会做出什么事
人
发表于 2013-05-05 14:33
现在这种现象太普遍,骗子通过套取个人信息然后再向被套取人的家里人行骗。如需法律帮助,请电联15019637618(倪家文律师),广东联顺律师事务所:佛山市禅城区绿景二路38号商务楼5座405-406。
发表于 2013-05-06 09:34
你好,这种现象的骗术很是盛行,只要平时注意防范,保密自己的个人信息
1分钟提问,最快3分钟解答
你好,想咨询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关于家具外观专利
你好,我之前为客户申请的域名,客户已经不使用,不续费了,现在我想重新启用这个域名,想把域名过户,客户不同意,该怎么处理
你好,找个擅长知识产权方面的律师
您好,渭南大荔7月10号开庭,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子
专利问题
我有五万元!法院的人让我自己找人!我找了找不到人!到现在也没有要回来!
1
成涛
姜霞
周旭
蔺大勇
2
李林芳
何其林
同省律师
同城律师
专长推荐
咨询商标复审
侵权
腾冲,知识产权的案例接吗
2022年8月16日,原告杨某(买方)与被告王某(卖方)在银行签订《房地产买卖契约》一份:王某同意将其坐落于某小区花园洋房一处出售给杨某,房屋的成交价为人民币180万元,王某同意杨某以首付款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一次性支付房款,并于合同签订后交付房屋首付款36万元,贷款144万元,双方同意自行交付房款。该合同签订后,杨某向银行申请了二手房房屋贷款,并签订了《个人购房借款/担保合同》。2022年8月25日,原告杨某同被告王某在不动产交易中心签订制式《房屋买卖合同》一份:杨某同意购买王某的房产,上述房产价格为75万元。当天,双方完成房屋过户手续,杨某将36万元首付款汇至王某账户,银行依据杨某申请将144万元贷款发放至王某账户。现杨某以王某不当得利、要求王某返还多收取的105万元购房款为由,诉至法院。思考:原被告双方签订的两份合同效力如何?
没找到满意答案,您可以 在线提问
免费服务热线:400-668-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