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院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不是医疗领域市场化改革不对,而是改革不到位。此时暴露问题,应当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给民营医院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但是现在舆论中出现了迷恋管制反对市场的声音,不但不能促进改革,反而推着改革开倒车。
魏则西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先是有人整理了各地疑似“莆田系”的医院名单,随后又有人扒出了“莆田系”的背后金主,刘永好家族、中央汇金等纷纷“躺枪”。对魏则西之死确实需要刨根问底,找出悲剧之源,但是在追问中应该辨是非,而不是一味挥动舆论大棒“株连九族”不但于事无补,还会错杀无辜。
因为魏则西的死亡与“莆田系”医院承包的科室有莫大关系,所以“莆田系”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实,此事不仅涉及“莆田系”医院的运营,更包括公立医院的科室承包、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等诸多问题,也可以说是各种风险集中暴露。只有认真梳理出矛盾的症结,才能从体制上做深层次的改革,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但是,就目前的舆论态势而言,有些人不再是有一说一,而是摆出了棍扫一大片的架势。魏则西之死与“莆田系”有关,但不是所有“莆田系”医院都要对此事负责。此时扒出一些“莆田系”金主更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且不说这些金主有没有直接投资涉事医院,他们作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的投资只要合乎规则,有什么可挑剔的?就像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东西,罪在其本人,那些与他有亲属关系的或者之前与他打过交道的,不应该因为相近的关系就得承受舆论的鞭挞。
这种只问亲疏不论是非的讨论,让事关医疗改革、网络监管的公共讨论偏离了客观和理性。有人由“莆田系”的问题引发了对所有民营医院的反感,似乎只要关了民营医院就可以万事大吉,全然忘了魏则西的死亡也与公立医院有着直接关系。其实,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院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不是医疗领域市场化改革不对,而是改革不到位。此时暴露问题,应当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给民营医院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但是现在舆论中出现了迷恋管制反对市场的声音,不但不能促进改革,反而推着改革开倒车。
当年因为孙志刚事件,收容遣送制度得以终止。魏则西事件的发生,也当以类似的方式推动相关制度的改革更进一步。为此,还需要公众和舆论向纵深探究问题,比如还有哪些患者在医院中遭遇了类似的欺骗,还有多少公立医院在对外承包科室,民营医院要健康发展还要突破哪些政策瓶颈。如果只是以贴标签的方式把怒火引向“莆田系”、民营医院、背后金主等,以宁肯错杀也不可放过的态度进行讨伐,恰恰转移了焦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没有“莆田系”,难免还有其他系,即使围剿了所有民营医院,也无助于公立医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编辑:不一)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
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