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扶养是什么意思?2020年扶养费计算方式是怎样?

大律师网 2020-07-17    人已阅读
导读:扶养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理解,就是指在物质和生活上相互扶持、相互供养。需要被扶养的人一般是指失去劳动能力难以维持生计或患病难以自理的人群,其特定亲属可以在经济层面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照顾。大律师网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扶养”的相关内,那么,扶养是什么意思?扶养费计算方式是怎样?扶养关系的认定有哪些?下面,一起阅读了解吧。

扶养是什么意思?

扶养是什么意思?2020年扶养费计算方式是怎样?

  扶养在广义概念上讲是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囊括了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间的“扶养”和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但我国《婚姻法》等现行法律对扶养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专指平辈亲属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

  也就是讲,我国《婚姻法》中的扶养专指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法定扶养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义务,合法夫妻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负有相互扶助、相互供养的义务。

扶养费计算方式是怎样?

扶养是什么意思?2020年扶养费计算方式是怎样?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以下简称扶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扶养费的计算涉及八个方面问题:

  1、未成年人计算至18岁。成年人一般计算20 年,60岁以上,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2、按受诉法院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以下简称年人均消费支出),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标准高于受诉法院的,按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相关标准计算。

  3、按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计算。

  4、被抚养人还有其他抚养人的,只计算受害人应当承担的部分。

  5、被抚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年人均消费支出。

  6、扶养费的计算标准是依据受害人的居住状况或户口性质还是依据被抚养人的居住状况或户口性质,来确定适用农村或城镇的标准计算。

  7、在校学生的计算。

  8、受害人的父母的扶养费的计算。

扶养关系的认定有哪些?

扶养是什么意思?2020年扶养费计算方式是怎样?

  法定扶养义务,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允许附加任何条件,否则将面临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或然义务,即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在需要时产生。

  附条件义务,即对父母死亡或无力抚养的未成年人,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抚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弟、妹有扶养义务;对子女死亡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赡养义务。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