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管老赖有没有资产,先起诉到法院。在通过法院对其资产进行真实情况调查。可以去查找共同债务人,在发生债务关系时,有无共同的债务人。
再去查在其亲人名下的财产是否是在他发生债务关系后转移过去的。倘若是,也可以申请执行。假如自己找不到老赖人,对其资产也无从调查。
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执行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通报。
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不是所有的逃避还款的被执行人都会被判刑,被判“拒不执行、裁定”罪的条件有以下三点:
1、 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并且法院执行后,仍不还款的“老赖”会被判刑。而对于那些一开始不同意还款,在经过执法人员的劝说或者申请强制执行之后,才同意还款的被执行人不构成“拒不执行、裁定”罪。
2、 对于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的“裁定”,一定要是已经生效的具有法律效益的“裁定”。这里的“裁定”包括法院为执行生效的仲裁裁决、调解书,还有支付令等做出的裁定。而“生效的裁定”是指终审法院作出的裁定或判决,或者是超过再诉期限的非终审裁定或判决。
3、 当法院对被执行人进行判定完毕后,要求被执行人完成还款义务,但是被执行人实施了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会被判“拒不执行、裁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