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民法典网络著作侵权如何认定?民法典使用盗版软件是侵权行为吗?

大律师网 2021-05-25    人已阅读
导读:在网络上要是被侵权了的话我们应该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民法典网络著作侵权如何认定?民法典使用盗版软件是侵权行为吗?网络维权措施有哪些?接下来下面跟大律师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民法典网络著作侵权如何认定?

民法典网络著作侵权如何认定?民法典使用盗版软件是侵权行为吗?


  如果是出于营利目的,那么转载别人的作品是需要版权所有人同意或者支付报酬的,否则便属于违法侵权。如果对方追究你的责任,你就要进行经济赔偿。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使用盗版软件是侵权行为吗?

民法典网络著作侵权如何认定?民法典使用盗版软件是侵权行为吗?

  个人使用盗版软件构成侵权。

  《著作权法》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网络维权措施有哪些?

民法典网络著作侵权如何认定?民法典使用盗版软件是侵权行为吗?

  一、联系网络用户,要求其删除信息

  网络侵权,自然首先是有网络用户发起,网络用户就是网络侵权的始作俑者,毫无疑问是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主体。在遭遇网络侵权时,直接与发布信息的网络用户交涉是保障权益的第一步,要求其删除信息,防止不当信息进一步传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网络侵权中,网络用户发布信息往往需要用户名,所以被侵权人可以在网络上留言,告知其事态的严重性,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发布不当的网络信息需要承担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侵权司法解释》规定了侵权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罚款,甚至拘留。若达到刑法第246条及信息网络诽谤的司法解释中诽谤罪的认定标准,若提起刑事诉讼,侵权人甚至可能被判3年有期徒刑

  所以诚如高*松所言,法律并非儿戏,将侵权人可能承担的责任告知网络用户,侵权人可能将信息删除,不当信息从根源上消除。

  二、告知网络服务提供者,敦促其采取必要措施

  网络世界属于虚拟世界,网络实名制尚未落实,在不知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形下,对方有恃无恐,然而,权益被侵害者不必为此懊恼,在无法联络网络用户时或者网络用户根本不予理睬时,受害人可以联系网络服务提供者,告知其相关信息,敦促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不当信息的传播。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第3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所以,被侵权人完全可以联系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

  同时,被侵权人应采取适当方式告知,并保留证据,《信息网络侵权司法解释》第5条规定,必须满足相关条件,人民法院才能认定为通知有效,首先,被侵权人需要以书面形式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公示的方式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的通知,其次,通知应当包括三项内容,其一,通知人的姓名(名称)和联系方式;其二,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地址或者足以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相关信息;其三,通知人要求删除相关信息的理由。被侵权人发送的通知未满足上述条件,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张免除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商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被侵权人损害进一步扩大自然是皆大欢喜,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网络用户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都不予配合的情形下,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首先,在管辖法院选择上,根据《信息网络侵权司法解释》第2条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其次,在被告人的选择上,若是仅由网络用户造成损失,应以网络用户为被告,若发生《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及第3款所规定的情形,被侵权人可选择起诉网络用户,也可选择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单独起诉其中一方时,其可以请求追加另一方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

  再次,在请求内容上,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或者恢复名誉等责任,侵权人拒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网络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裁判文书等合理的方式执行,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侵权人承担。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第20条和第22条的规定请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