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工程合同纠纷律师怎么收费?工程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大律师网 2022-04-28    人已阅读
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工程建筑而起的纠纷有许多。一般发生这种情况,合同双方协商不了的话都会选择向法院提起上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么,工程合同纠纷律师怎么收费?工程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接下来大律师网小编给大家来讲讲工程合同纠纷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详情。

工程合同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工程合同纠纷律师怎么收费?工程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计件收费,每件收费不超过7000元。

  2、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按标的分段比例计算后累加收费。除每件收取不超过7000元的基本服务费外,可根据争议标的,再按不超过下列标的比例分段计算后累加收费。

  争议标的100,000元的部分免收

  100,000—500,000元的部分5%

  500,000—1,000,000元的部分4%

  1,000,000—5,000,000元的部分3%

  5,000,000—10,000,000元的部分2%

  10,000,000—50,000,000元的部分1%

  50,000,000元以上的部分0.5%

  3、上述各项收费标准,是指诉讼案件一审或者仲裁案件的收费标准。

  4、未办一审而办二审案件的,按照一审的标准收费;既办一审又办二审的,二审按照一审标准的50%收取律师服务费。在同一案件中,曾经代理仲裁的,诉讼一审、二审阶段的律师服务费按照仲裁收费标准的50%收取。代理再审参照二审的收费标准收费,代理案件执行参照一审的收费标准收费。

  5、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与委托人约定的财产利益的30%。

  6、以上以计件方式计费的收费标准,可按规定的收费标准下浮,下浮幅度不限;以标的比例方式计费的收费标准,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律师事务所,可按规定收费标准的下限下浮50%。

  7、代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时,若因工作量增大、不可预见因素增多,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确实不能满足办案需要的,律师事务所可以与委托人协商收费,但最高不得超过本暂行收费标准上限的5倍。

工程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工程合同纠纷律师怎么收费?工程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工程合同争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1)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

  (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常见方式。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工程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少?

工程合同纠纷律师怎么收费?工程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制度。它是基于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限内持续存在而当然发生的,不为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

      同时,诉讼时效的适用上存在法律的强制性,当事人不得自行协商确定诉讼时效。

      再者,诉讼时效是一种私权,法院不得主动释明和援用。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诉讼时效规定)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主要理由在于:诉讼程序机制的建构实质蕴涵着通过构筑正当程序以保证私权争议获得公正裁判的诉讼理念。如果任由义务人在任何审理阶段行使诉讼时效的抗辩权,则将出现法院无法在一审审理阶段固定诉争焦点,无法有效发挥一审事实审的功能,使审级制度的功能性设计流于形式,产生损害司法程序的安定性、司法裁决的权威性、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等问题。

  以上就是大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工程合同纠纷的详细内容。通过大律师网小编的资料整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可以到大律师网来咨询哦。

(编辑:小连)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