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放弃继承应符合以下条件:
1、当事人的身份属实,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是真实、合法、不受欺诈、胁迫、不违法的;
3、公证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其权利义务和放弃继承权的法律后果;
4、当事人放弃继承权不得附带其他条件或者将自己放弃的权利转让给他人。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选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放弃受选赠的表示,到期设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放弃继承可以反悔,但时间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遗产处理开始后,放弃继承的继承人是不能继续继承的。
但是如果做出放弃继承权后,在遗产分配前反悔的,还是经过其他继承人同意或者被继承人同意的,就可以反悔,继续继承遗产,放弃继承后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的理由,决定是否承认。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做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在确认继承权可以放弃的同时,司法实践中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放弃继承的表示必须在继承开始以后做出。因为于继承开始前,继承人并不享有可以处分的主观权利,仅享有客观权利,而客观权利仅是一种资格,是不得抛弃的。
2、放弃继承的表示应当在遗产分割前做出。因为遗产分割之后,遗产已转化为继承人的个人财产,这时,继承人即使放弃所得遗产,放弃的也已经不是继承权,而是个人财产的所有权。
3、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是一种单方的法律行为,无需征求任何人的同意或认可,均有放弃继承权的自由。但是,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权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则继承人不得放弃继承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2022放弃继承权的条件是什么?放弃继承权可以反悔吗?放弃继承权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进行的解答。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大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