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首先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无论什么罪行均不予以进行处罚;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后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4周岁至未满16周岁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根据犯罪情节来判断量刑,犯罪性质恶劣例如,抢劫、杀人、强奸、贩卖毒品等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基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机制,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都应予以从轻处罚。抢劫罪属于较为恶性的案件,是指使用暴力或胁迫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的一种行为,严重的抢劫罪包含暴力致人残疾或死亡。据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未成年人犯抢劫罪根据其年龄阶段和犯罪情节定罪或实行管制。
综上,如已经年满14周岁则会根据犯罪情节进行刑事处罚,通常会考虑其是否出于主观意愿,是否有悔罪表现等;如未满14周岁,则会根据具体犯罪情况和犯罪行为人的家庭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政府收容或责令其家长进行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未成年人犯抢劫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未成年人犯罪不能判死刑,应当从轻处罚。抢劫罪是行为犯,不只是以抢劫的金额为量刑依据,法官还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作案手段、造成的后果等进行定罪量刑。
未成年犯罪是会有案底的,不过未成年人的犯罪资料非司法机关办案不得调阅。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未成年抢劫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