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拒执罪判刑后还还钱吗?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大律师网 2022-09-08    人已阅读
导读:对于公民而言,如果心生歹念,并做出违法犯罪行为的,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负责。在经过法院的审判后,就得去执行刑罚,如果一直拒绝执行,可能还会加上拒不执行罪,而出现数罪并罚的情况,被法院强制执行。这其中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内容,如果有想要了解的,下面就可以跟随大律师网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拒执罪判刑后还还钱吗?

  欠债人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得坐牢也得还钱。

  剪不断理还乱的借贷纠纷,不得不说还是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债权人一纸诉状将欠债人告上法庭,如果证据充足,符合事实,胜诉机会是极大的。

  胜诉之后,法院下发生效判决书,欠债人拒绝履行的话,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欠债人还是拒不履行怎么办?这时候,法院就会以拒执罪判处欠债人。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欠钱欠到要坐牢的地步,可以说是很无理取闹了。不单单要入狱,还得缴纳罚金;出狱之后还有一大笔欠款要偿还。

  欠债人除了因为“拒执罪”要坐牢之外,还可能因为诈骗型借钱坐牢。自身缺乏还款能力,还哄骗债主借钱,借了之后不思还债,反而想非法占有借款。这类的欠债还具有诈骗性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拒执罪判刑后还还钱吗?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即构成此罪的条件包括:

  (一)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二)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三)指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没有能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四)情节严重的行为。是指下列行为;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50万元拒不执行罪判几年?

  50万元拒执罪判几年,一般这种情况,如果说行为人是完全有能力执行五十万的,但是却拒绝了执行,那么该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已经违法犯罪了,以拒执罪论处,一般是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当然还要附加刑,并处罚金。这样的行为就应该严厉的打击,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

  以上就是关于拒执罪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