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过失犯罪有哪些限制规定?

大律师网 2023-11-03    人已阅读
导读: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因疏忽而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接下来大律师网法务将在本文将为您介绍“过失犯罪有哪些限制规定?”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失犯罪有哪些限制规定?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过失犯罪的限制规定如下:

  1、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内容为:行为人实施了致人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害行为,主观上具有过失。

  2、过失犯罪的责任形式为过失责任。

  3、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有哪些限制规定?

哪些行为属于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包括以下几种:

  1、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2、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

  3、重大责任事故罪。

  4、失火罪

  5、交通肇事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过失犯罪有哪些限制规定?”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