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立案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大律师网 2023-11-29    人已阅读
导读: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在接收到报案、控告、举报等材料后,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存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并决定是否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那么立案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立案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立案的三个条件是: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2、法律条件,即所犯之罪应该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3、刑罚条件,即依照刑法规定,所犯之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立案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的立案流程是什么样的?

  刑事案件的立案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报案和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报案后,应当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并立即将案件登记备案。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案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2、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根据报案情况,决定是否立案侦查。如果决定立案侦查,应当制作立案侦查决定书,并依法展开侦查工作。

  3、补充侦查: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或者犯罪嫌疑人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退回原批准机关处理。

  4移送起诉:经过补充侦查后,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5、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6、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依法开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应当查明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方面的情况,并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情节作出判决或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以上是关于“立案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