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是三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形式,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定义和性质:
1、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义务、约定义务或侵害民事权利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法律责任。
3、行政责任是指在行政关系中,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承担方式:
1、民事责任主要通过财产赔偿的方式来承担。如果民事主体违反了法律义务或约定的义务,或者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就需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2、刑事责任则通过刑罚的方式来承担。当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3、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个人或组织所实施的制裁措施,如罚款、没收财物等。行政处分则是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所实施的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等。
主观要件:
1、在民事责任中,主观要件主要是过错。只有在行为人有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2、在刑事责任中,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对于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只有故意或过失才能构成犯罪。
3、行政责任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重大过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如果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就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法律后果:
1、民事责任的后果主要是赔偿损失。受害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要求获得经济赔偿,以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
2、刑事责任的后果是刑罚制裁。行为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
3、行政责任的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对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个人或组织,行政机关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对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从宽】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在性质、承担方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很难直接比较哪个更严重。
刑事责任是因违反刑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可能会被判处重刑,甚至死刑。刑事责任不仅涉及到个人的自由和财产,还可能影响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行政责任则是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或规章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常通过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等方式来追究。其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对个人或组织的限制和处罚,可能会影响个人或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声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以上是关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怎么区分?”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