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处理医疗责任事故的程序主要遵循以下步骤:
当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后,他们应立即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首先,医务人员需要立即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则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人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人接到报告后,会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同时还会向病人通报、解释。
如果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根据规定,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责任事故罪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
1、客体要件:医疗责任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简言之,就是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等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2、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医疗责任事故罪表现为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种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病员重伤、死亡之间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
4、主观要件:医疗责任事故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医务人员主观上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这种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病人健康或死亡的结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五条
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上是关于“2024医疗责任事故如何处理?”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