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刑事审查起诉阶段对法院审判结果有何影响?

大律师网 2024-03-24    人已阅读
导读:刑事审查起诉阶段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法院最终的审判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此阶段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以及起诉的罪名和事实,这一决策直接关系到被告人在法庭上面临的指控内容及可能的刑罚范围,从而影响到法院的判决。

刑事审查起诉阶段对法院审判结果有何影响?

刑事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不仅审查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犯罪事实,而且还会对案件定性、量刑建议等进行细致研究。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或不构成犯罪,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将直接影响法院无法对此案进行有罪判决。反之,检察院若提出起诉,并确定了特定的犯罪事实和罪名,则法院的审判活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围绕这些指控进行,除非在庭审中出现新的证据或事实,否则法院的判决结果通常会在检察院起诉意见的基础上形成。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另外,《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也规定了检察院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撤销案件的处理方式,这也从反面印证了审查起诉阶段对审判结果的影响。

刑事审查起诉阶段能否终止案件进入法院审判程序?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审查起诉阶段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这一阶段,确实存在可能终止案件进入法院审判程序的情况。

1. 不符合起诉条件:如果经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从而终止案件进入法院审判程序。

2. 免予起诉: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样能终止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3. 法律变更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新法律规定不认为是犯罪,或者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形下,人民检察院也应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对于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对于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且应当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或者自行侦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五)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六)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刑事审查起诉阶段作为连接侦查与审判的关键纽带,其作用不可忽视。检察官在此阶段的审查判断和起诉决策,对于法院最终能否形成合法合理、公正公平的审判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刑事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确保起诉质量,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您的法律问题解答专家。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提供精准的法律咨询和匹配服务。无论您选择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