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交通逃逸后自首该怎么判?

大律师网 2024-06-17    人已阅读
导读:交通逃逸,也被称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需要考察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以及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那么交通逃逸后自首该怎么判?大律师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交通逃逸后自首该怎么判?

  交通逃逸后自首的判决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逃逸情节的严重性、自首的时机和态度、造成的后果等。

  1、交通肇事后逃逸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如果肇事者在逃逸后选择自首,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补救措施。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自首并不一定会完全免除处罚,而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具体的判决结果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逃逸情节的严重性、自首的时机和态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以及肇事者的前科记录、赔偿情况等其他因素。

  4、即使肇事者自首并接受处罚,但如果其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导致他人死亡或重伤,仍可能面临较重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逃逸后自首该怎么判?

交通逃逸属于犯罪吗?

  交通逃逸不一定都属于犯罪。如果交通事故本身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死亡,也没有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只是一般的交通事故,即使驾驶员在事后选择了逃逸,对驾驶员的处罚一般也只是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可能处以行政拘留,不构成犯罪。

  如果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并在肇事后逃逸,这种情况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的规定,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是关于“交通逃逸后自首该怎么判?”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