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犯,通常指的是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其生活和挥霍主要来源,或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地实施某种危害社会行为的犯罪者。然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惯犯再次犯罪并不会因此受到更重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对于惯犯再次犯罪,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性质与情节: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且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那么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大。
2、社会危险性:法院会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再次犯罪的危险性。对于惯犯而言,由于其多次犯罪的历史记录,法院可能会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社会危险性,从而限制取保候审的可能性。然而,这并非绝对,具体还需根据案件情况进行判断。
3、身体状况与家庭情况: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况,法院可能会考虑给予取保候审。
4、案件进展与证据情况:如果案件已经处于审查起诉阶段或审判阶段,且证据确凿、充分,那么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以上是关于“惯犯再次犯罪怎么判刑?”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