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民法典规定的无效遗嘱情形有哪些呢?

大律师网 2025-03-13    人已阅读
导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规定的无效遗嘱情形有哪些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立遗嘱时,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比如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所立遗嘱无效。

  2、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的遗嘱无效;

  不同形式的遗嘱有相应的法定形式要求,如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若不满足这些形式要件,遗嘱无效。

  3、处分了别人财产的遗嘱部分无效;

  遗嘱只能处分遗嘱人个人的合法财产,若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该部分内容无效。

  4、遗嘱并非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例如,他人通过威胁手段迫使遗嘱人订立违背其意愿的遗嘱,该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民法典规定的无效遗嘱情形有哪些呢?

无效遗嘱能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等,而无效遗嘱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它属于书证的一种,与案件有关并且经查实的,可以用为证据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问题回答,欢迎阅读了解。如果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在大律师网在线咨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