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环境保护法中环境保护坚持什么原则?

大律师网 2025-04-02    人已阅读
导读: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关于“环境保护法中环境保护坚持什么原则?”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保护法中环境保护坚持什么原则?

  环境保护法中环境保护坚持的原则为以下五点:

  1、保护优先:这一原则要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把经济发展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并把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

  2、预防为主:国家在环保工作中坚持以预防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3、综合治理: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针对不同的成因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整治。

  4、公众参与:任何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都应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中来。

  5、损害担责:即“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损害环境都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环境保护法中环境保护坚持什么原则?

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众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它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管理措施。该法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治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旨在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针对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它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以保护和改善我国的水环境质量。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专门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它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预防和保护、风险管控和修复等制度,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法律,它规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原则、监督管理、防治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以促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海洋环境的法律,它规定了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以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

  7、《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针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条例,它规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的适用范围、交易主体、交易方式、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或者地方的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六条 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水行政等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以上是关于“环境保护法中环境保护坚持什么原则?”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相关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