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
其中,“工作原因”是热射病工伤认定的核心要件。若劳动者因高温作业导致热射病,且符合以下条件,可依法申请工伤认定:
1. 发病时间与工作时间、场所直接关联,如劳动者在高温作业期间突发疾病;
2. 疾病与高温作业存在因果关系,需由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明确疾病系高温环境引发。
此外,《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认定为工伤。
热射病作为重症中暑,若被职业病诊断机构鉴定为职业性中暑,可直接适用该条款。
热射病工伤认定需遵循法定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及时就医并保留证据。劳动者应立即前往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并要求医院出具诊断证明,明确疾病名称(如热射病)及病因(如高温作业)。
第二步,用人单位申请或劳动者自行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第三步,提交申请材料。需准备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高温作业相关证据(如考勤记录、工作场所温度监测记录)等。
第四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与决定。行政部门将审核材料,必要时开展调查,并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认定决定。若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需注意,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