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2025年私家车年检新规呈现以下特征:
一、检测周期大幅放宽
9座及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
6年内:免上线检测,每2年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电子检验标志。
6-10年:仅需在第6年、第10年上线检测,中间年份(第2年、第4年、第8年)直接申领电子标志。
10年以上:由原“一年两检”调整为“一年一检”,取消悬架效率、噪声等冗余项目。
15年以上:维持每年一检,但检测项目聚焦核心安全指标。
新能源汽车:周期与燃油车一致,但检测重点转为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专项核查,免尾气检测。
二、检测项目“瘦身”与“增肌”
取消项目:车内噪音、燃油车底盘抖动检测等与安全关联度低的项目。
新增必检项:
轮胎花纹深度<1.6mm直接判定不合格(备胎同步检查);
车灯色温超过6000K(白蓝光)视为非法改装,需恢复原厂设置;
L3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加测传感器灵敏度,确保智能驾驶安全。
三、流程便利化升级
线上预约:通过“交管12123”APP选择检测站及时间,到站即检,全程压缩至30分钟内。
全国通检:异地车辆无需委托手续,凭行驶证和电子保单(车船税联网核查)即可检测。
电子标志普及:全面取消纸质检验合格标志,改用电子码查验。
2025年政策对年检时间的规范更严格,具体要求如下:
一、时间节点明确
新车(6年内):注册登记后第2年、第4年申领电子标志,无需上线。
6-10年车辆:第6年、第10年必须上线检测,其余年份申领电子标志。
10年以上车辆:每年上线检测1次,时间以行驶证注册日期为准。
15年以上车辆:每年一检,检测项目简化但标准不降低。
二、办理期限与逾期后果
提前申请:可在检验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申请检验,避免逾期。
逾期处罚: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未按时年检的车辆可处20-200元罚款,并扣分,其他机动车扣1分,公路客运等车辆扣3分;
连续3次未检的车辆将被强制报废;
逾期未检车辆发生事故,若因未年检导致不符合安全标准,转让人与受让人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条款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明确不同类型机动车的年检周期,如小型非营运客车“超过6年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每6个月检验1次”的旧规已调整为“超过10年每年检验1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强调,机动车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提供行驶证和交强险保单即可检验,合格后发放检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