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为目的不同
套路贷:其本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借款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进而非法占有借款人的财物。套路贷的行为人往往并不关心借款人是否能够按时还款,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将借款人的财物据为己有。
高利贷:则是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借贷行为。高利贷的出借人希望借款人能够按时还本付息,他们通过提供高于法定利率的贷款来获取利润。
2. 手段方法不同
套路贷:通常采取虚增债务、签订虚假借款协议、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等方式,对借款人进行欺骗、胁迫、滋扰、纠缠,甚至采用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手段来非法占有借款人的财物。
高利贷:则主要是通过提供高额利息的贷款来获取利润,其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利用借款人对资金的需求进行放贷。
3. 侵害的客体不同
套路贷:侵害的客体包括公私财产所有权、他人人身自由权、司法权等。套路贷的行为人不仅非法占有借款人的财物,还可能对借款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甚至通过虚假诉讼等手段干扰司法秩序。
高利贷:主要破坏的是金融管理秩序。高利贷的高额利息可能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进而引发一系列金融问题,如债务危机、信用危机等。
套路贷作为一种集多种犯罪行为于一体的非法借贷模式,其法律后果极为严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套路贷的行为人可能面临多种刑事责任的追究。
1. 定罪依据
套路贷的行为人可能构成诈骗罪、虚假诉讼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绑架罪等多种罪名。具体构成何种罪名,需要根据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手段、目的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2. 量刑标准
诈骗罪:如果套路贷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借款人的财物,且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他罪名:如果套路贷的行为人还涉及虚假诉讼、抢劫、敲诈勒索、绑架等其他犯罪行为,则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数罪并罚,量刑将更加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