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体调整规则如下:
1.男职工及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
从2025年1月1日起,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退休,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例如,若某男职工原计划2041年退休(1981年出生+60岁),调整后需延迟3年至2044年退休;若某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原计划2036年退休(1981年出生+55岁),调整后需延迟3年至2039年退休。
2.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
从2025年1月1日起,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退休,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例如,若某女职工原计划2031年退休(1981年出生+50岁),调整后需延迟5年至2036年退休。
二、调整特点:
渐进式延迟:通过分阶段、小步调整的方式实施,避免政策突变对劳动者造成冲击。
差异化规则:根据性别和原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延迟节奏,体现政策灵活性。
按照社保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退休条件主要有两条:一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二是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这里所说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指按照国家的规定,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实施的退休年龄。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2024年12月31日之前原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退休年龄。国发(1978)104号文件虽然是国务院下发的文件,但该文件规定的退休年龄及其退休办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批准实施的,具有法律法规的性质。
二是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渐进式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
从2025年1月1日开始,按照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主要就是指按照决定规定渐进式延迟后的法定的退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