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不能

提问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合同履行不能

合同履行不能

更新时间:2024-06-12

2024年合同违约情况下,守约方可采取何种救济措施?

1. 继续履行:如果违约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守约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例如,如果买方未按期支付货款,卖方可以要求买方支付剩余款项。

2. 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赔偿因其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这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预期利润的损失。

3. 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违约方需要支付。违约金的数额通常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旨在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和威慑。

4. 解除合同:在某些严重违约的情况下,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例如,对方根本性违反合同,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2024年合同违约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当一方违约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守约方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1. 赔偿损失:违约方应赔偿因其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第107条)。

2. 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必须支付(第114条)。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法院可以酌情确定。

3. 强制履行:在某些情况下,如违约方未支付价款或交付标的物,守约方可以请求法院强制违约方履行(第109条)。

4. 解除合同:如果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合同目的的实现,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第94条)。

何种情况构成合同履行不能?

合同履行不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法律上不能:即由于法律法规的规定或政策调整,使得合同约定的行为变为非法或者被禁止,从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2. 实际上不能: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战争等)或者其他非自身过错的原因,丧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达到合同约定的履行标准。

3. 经济上不能:即继续履行合同的成本过高,超过合同本身的价值,或者履行合同会导致当事人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显失公平。

4. 主观上不能:合同一方当事人主观上不愿意履行合同,故意拖延或者拒绝履行合同义务,且无合理理由。

相关阅读

注册
TOP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