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警:家暴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受害者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介入处理。公安机关有权对施暴者进行警告、拘留或者罚款等处罚。
2. 人身安全保护令: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再次接近或威胁受害者。
3. 寻求庇护:在必要时,受害者可以向社区、妇女联合会等机构寻求庇护,或者入住专门的家暴受害者庇护所。
4. 医疗救治:受害者应及时就医,保存医疗记录作为证据,并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此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同时,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家庭暴力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根据《婚姻法》和《反家庭暴力法》,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中遭受了另一方的家暴,这不仅构成了离婚的法定理由,而且在离婚诉讼中,家暴的经历会被法院作为判断夫妻双方过错的重要因素。家暴的受害方有可能因此在财产分割上得到更多的权益,同时在争取子女抚养权时也可能占据优势。此外,受害方还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