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提问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更新时间:2024-05-27

法院如何强制执行判决?

法院强制执行判决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申请执行,由胜诉方提交执行申请书;其次,法院审查,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确认判决已经生效且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然后,发出执行通知书,通知被执行人履行判决;最后,执行措施,如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者对其实施司法拘留。

拒不执行判决有哪些后果?

1. 行政处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予以罚款、拘留。

2. 信用惩戒:依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拒不执行判决的个人或单位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其贷款、出行、就业等方面。

3. 强制执行: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强制执行措施。

4. 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构成《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4年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如何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但不限于: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造成他人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情况。“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涉及更严重的后果,如导致公共利益严重受损等。

相关阅读

注册
TOP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