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和《融资租赁合同司法解释》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中的承租人只有使用权,没有处分权。未经出租人书面同意,承租人不得转让、抵押、质押租赁物,也不得将租赁物进行转租。如果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承租人赔偿损失。同时,转租行为对第三人并不产生效力,即第三人不能因此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有权要求承租人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主要基于《合同法》和《融资租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保证金的金额、支付方式、退还条件等应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承租人在租赁期间违反合同,如未能按时支付租金,出租人有权从保证金中扣除相应的金额作为补偿。同时,保证金也可以用于抵消租赁期满后的残值购买选择权或其他未清偿债务。
1. 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融资租赁公司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应按现代服务业税率缴纳增值税。如果租赁物是船舶、飞机、汽车等,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按3%的征收率缴纳。
2. 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融资租赁公司从融资租赁业务中获得的收入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法定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租赁公司购买设备的支出可能享受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3. 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融资租赁合同属于“财产租赁合同”,应按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贴花,缴纳印花税。
4. 个人所得税:如果租赁合同涉及到自然人,个人从租赁活动中取得的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税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