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求职遭户籍歧视 维权获胜

大律师网 2015-01-21    人已阅读
导读: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最近有了新进展。在被歧视安徽女孩小敏(化名)历经一年有余的马拉松维权战后,近日,在南京某区法院的调解下,小敏与被告南京某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

  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最近有了新进展。在被歧视安徽女孩小敏(化名)历经一年有余的马拉松维权战后,近日,在南京某区法院的调解下,小敏与被告南京某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于七日内一次性支付原告11000元,本起人格权纠纷一次性解决,双方无其他争议。”

  起因找工作因户籍遭遇歧视经马拉松维权战讨说法

  小敏来自安徽,就读于安徽某大学法学专业,2013年4月,欲报考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中心“12333”电话咨询员,但因不是南京市户籍而受阻。小敏认为遭遇户籍歧视,投诉到江苏省人社厅,但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从此,小敏开始了漫长的马拉松维权之战,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战竟耗时一年有余。从一审、二审、劳动仲裁、再一审、二审,虽然过程很曲折,但小敏从未放弃过,她认为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能作为原告去维权,去亲自体会各种法律程序,这个马拉松式的诉讼维权经历很值得。

  调解结果被告支付原告11000元赔偿但拒绝书面赔礼道歉

  近日,在南京某区法院的调解下,小敏与被告南京某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于七日内一次性支付原告11000元,本起人格权纠纷一次性解决,双方无其他争议”,该案就此了结。

  “在这个案子中重要的不是赔偿金,而是鼓楼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小敏继续说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拒绝书面的赔礼道歉,这点让我有所遗憾外,我对本案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

  小敏的代理律师认为,“该案以一般人格权纠纷作为案由立案并以调解的方式获胜,意味着以后求职过程中的户籍限制就业歧视有了立案依据,这将改变当事人诉讼无门的状态;同时本案又以当事人获得满意赔偿调解结案,无疑本案是一个成功的维权案例,对以后的户籍就业歧视案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就业歧视限制人才流动

  国内著名反歧视公益人士表示,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以性别、年龄、户籍这种与工作无必然联系的身份、生理指标作为招聘员工的基本条件,是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侵犯,属于典型的就业歧视,必然要承担法律后果。陆军还认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作为利用公共资源建立并以社会公益为工作目的的用人单位,更应该以身作则,规范招聘行为,为各行各业树立榜样。

  长期关注户籍改革的公益机构广州平机中心负责人表示,最近,户籍制度改革引发热议,就业中的户籍歧视现象,显然是与户籍改革的趋势相悖的。户籍歧视或者户籍限制一方面不利于本地吸收到更优秀的人才,限制了人才流动,另一方面容易造成不公平,对求职者也是一种伤害。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相关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