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征求《2006年-2010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

大律师网 2015-01-31    人已阅读
导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能力,我们组织起草了《2006年-2010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现将《2006年-2010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单位。请提出修改意见,并于2006年11月25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信函的方式告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

  联系人:秦绪坤 联系电话:010-64463052

  Email:qinxk@chinasafety.gov.cn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八日

  附:

2006年一2010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能力,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2010年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按照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总体规划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并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工作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计划;明确培训工作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安全生产应急专业知识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安全生产培训班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制定培训大纲,精心编写培训教材,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培训。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围绕“一案三制”建设,着眼于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着眼于提高事故预防和预测技术水平,着眼于提高科学决策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针对受训对象和工作需要开展培训。

  ——整合资源,创新方式。依托和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根据需要加强功能建设;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预案演练、经验交流和对策研究等方式开展不同形式的应急管理培训,增强培训效果,解决实际问题。

  ——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发挥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的积极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加强对相关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考评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培训工作秩序。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培训使受训对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得到拓展,增强危机意识,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到2010年,形成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和事故预防能力为重点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以实际需要为导向,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培训工作格局;实现培训管理制度化,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完善培训基地功能和考核评价方法,保障培训工作质量;为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企业应急管理培训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员。

  三、具体要求

  (一)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提高认识,增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与组织部门协调,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内容列入行政干部培训课程,按照各级政府的培训和学习计划,组织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培训。坚持脱产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将应急管理专题学习纳入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在各级干部培训、轮训中安排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课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每年举办的地市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研讨班中适量安排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课程。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每年举办的县市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研讨班中安排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课程。

  (二)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的重点是掌握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指导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消除事故隐患,健全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措施。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每年组织2期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班,对省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指导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市(地)、县(市)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要按照要求,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应急管理人员参加学习,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综合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掌握事故隐患辨识和应急预案编制方法,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员的培训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组织培训,在安全生产再培训和安全资质培训中增加相关应急管理内容。

  中央企业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人员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培训,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每年组织2期中央企业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人员培训班。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原则和有关规定,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培训。应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项规划,采取组织集中培训与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做好本行政区所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四)加强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重点是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和事故发生的特点,熟练掌握事故隐患辨识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每年组织6期一、二级矿山救护队指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每年组织三级、四级矿山救护队指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各级矿山救护队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负责救护队员的培训,做到矿山救护队人员培训和复训率达到100%.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指挥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发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指挥人员专业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规范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培训工作,每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4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骨干队伍指挥人员培训班,依托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做到危险化学品救护队指挥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熟悉企业应急预案,熟练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增强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意识,提高排查事故隐患和事故处置、应急自救和互救的能力。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和企业应急预案要求,每年对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专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程序的培训,并进行应急演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领导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指导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总体规划,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工作落实,保证经费到位,确保培训工作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涉及面广,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又要统筹安排,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制定和开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大纲和教材。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结合安全生产事故特点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本着“少而精”、“管用”的原则,分类制定和完善培训大纲与考核标准,确定各类人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课程设置,明确培训内容和标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相关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