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诉讼主体:患者本人、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等可作为原告,同时明确医疗机构及相关医务人员为被告。
收集证据:包括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医疗资料,以及与医疗过错相关的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这些证据对于证明医疗过错的存在及其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至关重要。
明确诉讼请求内容: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的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准确计算。
选择管辖法院:通常为医疗机构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明确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同时,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诉讼费用。
参与诉讼过程:包括参加庭审、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申请执行:如果判决生效后,对方未履行赔偿义务,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医疗过错鉴定通常由以下部门进行: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中华医学会:在必要时,会组织疑难、复杂且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医疗过错怎么起诉?”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大律师网,海量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