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和第四百条的规定,民间房产抵押合同要合法,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合同主体适格,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在贷款到期日时的实际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2. 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应是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结果,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 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抵押合同应明确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担保的范围等关键条款。
4. 形式合法,抵押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部分抵押物还需办理登记手续,以确保抵押权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间房产抵押贷款的利息并无统一法定标准,通常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受市场因素影响,民间抵押房借贷利率常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且与借款期限有关。利息计算方式可能因还款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采取等额本金方式,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如采取等额本息方式,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总期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