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定情形和认定标准是什么?

大律师网 2024-03-03    人已阅读
导读:法律规定,收养关系的解除有严格的法定情形和认定标准。当出现特定情况时,经由法定程序,可以依法解除收养关系。主要包括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一方提出解除、双方协议解除以及因法定事由强制解除三种情形。

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定情形和认定标准是什么?

1. 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一方提出解除: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收养人、送养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被收养人成年后,如果与收养人的关系恶化且无法共同生活,或者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影响到被收养人的正常生活和成长,被收养人有权通过法院诉讼请求解除收养关系。

2. 双方协议解除: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收养人和送养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收养关系,但必须经过民政部门的登记确认。

3. 法定事由强制解除: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存在如下情形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判决解除收养关系: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遗弃被收养人;或者收养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无抚养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被收养人的法定条件包含哪些要素?

被收养人的法定条件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法规进行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被收养人应满足以下基本要素:

1. 未成年人:被收养人必须是未成年人,即未满18周岁的人。这是基于保护儿童权益和确保其健康成长的原则(《民法典》第1093条)。

2. 无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孤儿:被收养人可以是没有父母或者虽有父母但无法查明其下落的孤儿(《民法典》第1094条)。

3.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如果生父母确实存在重病、重度残疾等特殊情况,导致其无法履行抚养义务,这类子女也可以成为被收养人(《民法典》第1094条)。

4. 年满十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同意被收养:对于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其本人须同意被收养(《民法典》第1095条)。

5. 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除了上述基本条件外,被收养人还需符合民政部关于收养登记管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关于被收养人的特定要求。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至一千零九十五条。

2. 《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四条至第七条,对被收养人的具体条件和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

3.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也可能涉及到被收养人的条件与权益保护问题。

解除收养关系需严格依照我国法律法规进行,确保收养关系的设立与解除均符合法定程序与实质要件,以保障各方权益尤其是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司法实践应充分尊重并维护稳定的收养关系,只有在出现法定解除情形时,才能依法解除收养关系。

『温馨提示』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遇到法律纠纷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匹配到经验丰富、擅长处理类似案件的本地律师,助您化解困境!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