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逃汇罪的构成要素?
1. 主体要素:本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依法设立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均可能构成本罪。
2. 主观要素:行为人必须具有逃避国家外汇监管的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而积极追求这一结果的发生。
3. 客观要素:行为人实施了逃汇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国家外汇管理法规,擅自将境内外汇转移至境外,或者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向境外汇出外汇。
4. 情节要素:行为人的逃汇行为须达到法定的数额标准,根据《刑法》第190条的规定,个人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0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汇罪中“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
逃汇罪是指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逃避外汇监管,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移外汇,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数额较大”是构成逃汇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数额较大”的认定通常会结合地方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和实际情况来判断。会综合考虑行为人逃汇的数额、次数、手段、后果以及对国家外汇管理秩序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0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等相关司法解释可能对此有所涉及,但由于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的数额标准,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司法实践和相关法律规定予以认定。
3.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也会根据当时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为“数额较大”的认定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外汇违规行为处罚办法〉的通知》等文件中,可能会有关于逃汇违法行为罚款起点金额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数额较大”的尺度。
逃汇罪涉及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逃汇罪,是指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逃避国家对外汇的监管,将境内外汇非法转移出国境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逃汇罪的,行为人将承担以下刑事责任:
1. 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0条,犯逃汇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 没收违法所得:对于犯罪行为人通过逃汇所获得的财产,依据《刑法》第64条的规定,应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
3. 罚金:除对单位判处罚金外,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可能对直接责任人员个人也处以罚金。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0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4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逃汇罪的构成要素涵盖了主体、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情节等多个方面,只有当这些要素同时存在并达到法律规定的情形时,才能认定为逃汇罪。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在进行外汇交易时,都应当严格遵守我国的外汇管理法律法规,避免触犯逃汇罪的相关规定。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您的法律智慧库。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法律疑难,并精准匹配最适合您的律师。无论您选择哪种咨询方式,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