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如何区分侵犯个人信息与合法使用?

大律师网 2024-04-25    人已阅读
导读:本文旨在阐述如何区分侵犯个人信息与合法使用,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概念的解析、侵权行为的界定以及合法使用的条件进行深入探讨,为公众和从业者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

如何区分侵犯个人信息与合法使用?

1. 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概念解析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其保护的核心在于确保信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控制权和知情权,防止未经许可的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公开等行为。

2. 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界定

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非法收集:未经信息主体明示同意或法定事由,擅自收集个人信息。

- 超范围使用:超出与信息主体约定或事先公示的目的、范围使用个人信息。

- 无安全保障:未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信息安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损毁、丢失等。

- 非法买卖:将个人信息作为商品进行交易。

- 违法公开:未经信息主体同意或无其他法定理由,公开其个人信息。

3. 合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条件

合法使用个人信息应满足以下条件:

- 合法正当目的:使用个人信息应有明确、合理且合法的目的,如为履行合同义务、提供服务、履行法定职责等。

- 信息主体同意:除法律规定无需同意的情形外,使用个人信息前应取得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并确保其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

- 最小必要原则:仅收集、使用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最少类别和数量的个人信息,避免过度收集。

- 安全保障措施: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泄露或丢失。

- 遵守信息披露规则:对于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目的、方式、范围等,应向信息主体明确告知,并在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时及时通知。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至一千零三十九条对个人信息的定义、保护原则、侵权责任等进行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五条明确了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基本规则及法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实施)对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规则、权利义务、跨境传输、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何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表现?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是指任何未经合法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擅自获取、使用、披露、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理公民个人的个人信息,导致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也可能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甚至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从法律角度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非法获取: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或者没有法律依据,通过偷窥、窃取、骗取、购买、监听、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2. 非法使用:在未获得公民授权或许可的情况下,将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商业营销、诈骗、骚扰、跟踪、侮辱、诽谤等非授权目的,或者超出与公民约定的使用范围。

3. 非法披露:未经授权,将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公开或向他人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在互联网上发布、私下透露给第三方等。

4. 非法买卖: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这包括在黑市交易、网络平台出售、企业内部人员倒卖等各种形式。

5. 非法处理: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篡改、删除、破坏,影响其准确性、完整性,或者未经同意,对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画像分析等深度处理。

6. 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信息控制者(如企事业单位、网络服务提供者等)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收集、存储的公民个人信息,导致信息泄露、损毁、丢失等。

【引用法条】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主要违反了我国《刑法》、《网络安全法》、《民法典》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明确了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刑事责任。同时,该法还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这些罪名可能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相伴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至第四十四条规定了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保存、转让、公开披露个人信息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明确了违反这些规定的法律责任。此外,第六十四条至第七十条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设定了行政处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至一千零三十九条确立了自然人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的原则,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以及征得同意、明示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等要求。对于侵犯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民事主体有权请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4. 相关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具体情形、犯罪数额的认定、行政责任的追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和指导。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表现多样,包括非法获取、使用、披露、买卖、处理个人信息,以及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等。这些行为违反了我国刑法、网络安全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民事责任。

准确区分侵犯个人信息与合法使用,既是对个人隐私权的尊重,也是企业合规经营、避免法律风险的必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设定的各项原则和规则,确保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传输等活动合法、透明、安全。一旦发现可能涉及侵犯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依法维护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全社会应共同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法务为您解答了关于“如何区分侵犯个人信息与合法使用”的问题,如需更多法律建议,请前往大律师网进行咨询。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博文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4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