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退款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这些规定,未成年人在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的情况下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大额充值)是无效的。因此,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要求商家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禁止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这一规定进一步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合理消费侵害的重要性。
家长应妥善保存孩子在游戏或应用中的充值记录,包括充值时间、金额、充值方式等详细信息。这些记录可以作为证明孩子充值的重要证据。
支付凭证是证明充值行为真实性的关键证据。家长应保留银行转账记录、微信支付账单、支付宝交易记录等支付凭证,以证明充值款项确实从孩子的账户或监护人的账户中支出。
家长需要提供孩子的身份证明文件,如户口簿、身份证等,以证明充值行为发生时孩子确实是未成年人。
家长应使用监护人的手机号码拨打游戏或应用开发公司的客户服务热线,并按照客服提示提交相关证据和申请退款。
如果有条件,家长还可以提供孩子玩游戏或使用应用的监控录像、与孩子的聊天记录等辅助证据,以进一步证明充值行为是孩子独立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