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天舟一号升空倒计时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的收官之战

大律师网 2017-04-11    100人已阅读
导读: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按计划将于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火箭升空后,远望7号船将接过测控接力棒,单船完成入轨段和运行段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10日(10日),远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按计划将于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火箭升空后,远望7号船将接过测控接力棒,单船完成入轨段和运行段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10日(10日),远望7号船奔赴大洋。

  10日上午,中国卫星(32.57 -0.18%,买入)海上测控部领导、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和群众聚集在码头,为即将执行天舟一号的远望7号船送行。带着大家的期盼和祝福,远望七号船缓缓驶离码头。

  远望7号船党委书记陈波:10日,我们终于迎来了远望7号船出航的日子,这次我们出航去执行天舟一号飞行任务,这次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将严阵以待,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海上不确定因素和一些危险隐患,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操作,确保天舟一号飞行任务,过程圆满,结果圆满,以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开门红为全年十一次海上试验任务满堂红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任务圆满成功,远望7号船针对任务难点特点突出抓好强化岗位基础、应急处置和任务针对性训练,精心组织联调演练提升岗位技术人员参试能力。针对新船新设备处于磨合初期的实际,全面开展巡修训检逐个排查隐患问题,严密组织性能指标测试校准设备参数、核实技术状态,确保满足任务要求。

  远望七号船测控部门工程师吴昊:早在一个月前我们就开展了相关的系统修检,文书拟制跟文书学习工作,在本周以内,我们又进行了重点岗位的业务考核,到目前为止,所有参试人员均热情高涨,准备充分,相信在前期三次任务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能够出色圆满的完成本次任务。

  【四大太空经济领域】

  卫星

  机构观点:广发证券(17.11 +0.06%,买入)分析师表示,卫星通信技术顺应信息化战争需求,从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全球只有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军事通信卫星,美国规模和技术全球领先,俄罗斯数量虽多但技术较落后,欧洲各国独自发展,虽有技术但覆盖领域不足。我国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相对落后,但需求迫切,只能依靠自己研发,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国内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投入的规模有望超过250亿美元。

  相关公司:中国卫星、华力创通(13.68 +0.59%,买入)、振芯科技(18.07 +0.72%,买入)

  北斗导航

  机构观点:根据《卫星导航产业规划》,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北斗产业的贡献率至少达到60%;对应2020年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行业成长空间巨大。安信证券研报显示,随着军改步伐加快,我国北斗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发展加速有望超预期。

  相关公司:北斗星通(32.95 -0.99%,买入)、中海达(13.30 +0.15%,买入)、海格通信(11.91 -0.42%,买入)

  运载火箭

  机构观点:国金证券(13.64 -0.22%,买入)航天科技(34.21 -0.06%,买入)集团已经将“十三五”末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设定为45%(目前仅为15%),预计航天科技集团将启动较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在此过程中,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的资产整合有望加速。

  相关公司:航天动力(21.74 +0.60%,买入)、航天机电(10.97 停牌,买入)

  太空探测

  机构观点: 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火星探测计划或落地,航天业有望迎来飞跃式发展。长征七号首飞成功,搭载的多用途飞船也进入太空,我国深空探测进程将加速推进。

  天舟一号任务为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天舟一号为全密封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13吨,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物资运输能力约6.5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

  新征程带来新挑战。作为海上测控力量的新成员,远望7号船单船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尚属首次,将同时与两个指挥中心进行信息交换,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状态监视判读难,还将采用变航向测量避免天线视角约束,这将对测控技术、设备性能、协同指挥等带来多重考验。(央视新闻)


(编辑:chanchan)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