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串标认定问题理论初探

大律师网 2018-03-16    人已阅读
导读:【招投标】串标认定问题理论初探 按目前方式,认定串标与否需要确凿证据。而一般情况下,收集这种证据很难,只要当事人之间不发生内讧,真正被依法查处的案例寥寥无几。因此,串标认定十分需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指

【招投标】串标认定问题理论初探

按目前方式,认定串标与否需要确凿证据。而一般情况下,收集这种证据很难,只要当事人之间不发生内讧,真正被依法查处的案例寥寥无几。因此,串标认定十分需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指导思想需要创新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曾提出如下建议:“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精神,结合工程建设招投标实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串通投标行为的证据认定条件,改变过去的‘口供证据为主定性’为‘间接证据综合定性’,便于行政监督部门有效利用行政手段,及时制裁串通投标行为……”

笔者对此也深有同感。在串标认定方面,法学界推崇的“无罪推定”、“谁主张谁举证”难以满足实际监管的需要。事实上,“无罪推定”在很多方面是失灵的,如著名的美国辛普森案,如假球和黑哨的识别和治理,还如基金“老鼠仓”问题等。如盲目推行“无罪推定”,将会由于放过了更多的坏人而使得所有的好人都受到坏人的严重威胁。如果串标行为总能“过关”,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就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科学的方法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除以上各地规定的可以直接认定的事实外,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适用无罪推定,在有异常但是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应当适用有罪推定,引入“举证倒置”,即由被怀疑方证明自己的清白。至于如何判断异常与否,除不断总结实际经验、制订更具操作性的认定方法外,还可使用概率论、模糊数学等创建数学模型,引进科学思维或许能开辟出一条新路。

需加快引入计算机自动评标系统

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以来,业界一直希望能运用一种客观公正、科学快捷的评标工具,来帮助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以遏制串标行为。在此方面,加快引入计算机自动评标系统是大势所趋。

据悉,深圳市建设局工程交易中心、北京筑龙信息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了“CTSC建设工程自动评标软件”,于2008年8月开始试运行,取得明显成效。该系统根据“不同样本选择策略,对所有数据求期望值偏差”的原理构造了自动评标模型,以商务标自动评审为核心,以电子标书制作系统和招标文件备案系统为基础,以CA数字证书为安全保障工具,实现商务标的自动评审、技术标的辅助评审、资信标自动评审。和传统评标相比有若干优势:减少专家主观因素对评标结果干扰,降低专家自由裁量权;通过代码识别、标书编制机器特征检查、雷同性分析等手段捕获围标、串标现象;通过对清单报价数据一致性检查、不平衡报价分析、雷同性分析等清标措施,提高评标质量;通过设置上、下限,遏制抬标和恶意低价中标现象;通过选择科学的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中标人,达到择优的目的。

2009年4月,由宝华招标和宝信软件项目团队研发的上海宝钢全流程网上招标平台二期顺利上线试运行。该系统通过网络智能化评审,大大提高评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技术手段上实现了对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的快速甄别,有利于发现围标、陪标、串标行为。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