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5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解除合同协议书 2024-12-28    人已阅读
导读: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或因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导致合同效力终止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解除可以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类型。

  2025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2025年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有区别吗?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确实存在区别,简单来说:

  1、法律效力不同:解除合同通常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即合同关系自始消灭,对已履行的合同可能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而终止合同主要使合同关系向将来消灭,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2、适用范围不同:解除合同更多地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适用于违约场合;而终止合同则主要适用于非违约的情形,如合同到期、债务履行完毕等。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温馨提示】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您需要委托专业律师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律师资源,助您解决问题!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常识

相关常识咨询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