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消息,2025年成都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两类:
1、月最低工资标准:每月2100元(每日97.1元)。这一标准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同时,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
2、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22.6元。这一标准适用于以小时计酬为主,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相关条例: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川府规〔2024〕4号
一、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
(一)第一档:每月2330元(每日107元);
(二)第二档:每月2200元(每日101元)。
二、全省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一)第一档:每小时23元;
(二)第二档:每小时22元。
以上标准包含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但不包括下列各项: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条件或者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津贴;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的非工资性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补贴。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食宿,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也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各市(州)应尽快重新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标准档次,经当地政府确定后于10日内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全省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得到贯彻落实。
最低工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协商,以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最低工资标准也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1、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这是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旨在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2、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该指数反映了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是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重要参考。
3、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这些费用是劳动者必须承担的支出,因此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时需要予以考虑。
4、职工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水平反映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和企业的承受能力,也是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5、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财政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而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
6、就业状况: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失业率等因素也会对最低工资标准产生影响。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适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以促进就业。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困扰着您?大律师网汇聚全国各地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