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018-05-14 浏览:
导读: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案情】

  2018年3月15日8时27分,宁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接到报警称:刘坑村虎溪村路段的水沟内发现一男子尸体,疑似交通事故所致。接警后,交管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迅速赶往现场,经初步勘查,确定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民警了解到,死者彭某凌系梅江镇刘坑村虎溪村的一名独居老人。随后,交管大队启动交通事故死亡逃逸案侦破机制,抽调十余人组成专案组,负责该案件的侦破工作。

  办案民警通过调看沿途多个监控,走访群众和排查过往车辆,经过连续多日的走访排查后,该案于3月17日成功告破。经查,犯罪嫌疑人庞某友,男,41岁,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人。3月14日18时35分许,庞某友驾驶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由南往北行经事发路段时,碰撞到行人彭某凌,造成彭某凌死亡。庞某友见四周无人,随即驾车逃离了事故现场。

  目前,犯罪嫌疑人庞某友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学习,若本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删除。

(编辑:chanchan)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相关资讯

更多>>

最新法律知识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