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18达成刑事和解的条件是什么?适用哪些情况?

2018-08-01 浏览:
导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那么2018达成刑事和解的条件是什么?适用哪些情况?

达成刑事和解被告人会怎么处理?

  首先,以下刑事案件当事双方可以达成刑事和解:

  1、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

  2、除渎职犯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

  其次,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被告人会按以下进行处理:

  1、公安机关可以撤案

  不过,只对于自诉刑事案件可以撤案处理,并且是在自诉人宣告判决前撤回自诉。对于自诉案件以外的公诉案件,立案后是不允许撤诉的。

  2、检察机关可以不起诉

  对于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和侵占四种自诉案件,如果被害人及其他有告诉权的人不提出告诉,或者提出告诉后又撤回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即会作不起诉处理。

  3、法院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注意,这里是法院“应当”从轻处罚,即判决时要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而不是“可以”。

  最后,犯罪分子符合适用条件的,还将按以下处理:

  1、适用非监禁刑,即缓刑;

  2、可以减轻处罚;

  3、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达成刑事和解后可以不判刑吗?

  达成和解可以作为从宽处罚的条件 :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当事人进行刑事和解要满足什么条件?

  1、犯罪嫌疑人系自然人,并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2、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属实质一罪,并有明确的被害人;

  3、案件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

  4、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对基本事实没有异议;

  5、法定刑为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刑事和解在哪些情况中可以适用?

  一、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根据刑事诉讼法,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范围包括: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注意必须是因民间纠纷引起,并且罪名限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宣告刑限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注意排除了渎职犯罪和故意犯罪,并且宣告刑是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能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注意只要在五年内有故意犯罪,无论刑罚是有期徒刑还是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均不可适用刑事和解,这里的“五年内有故意犯罪”与刑罚规定的累犯是不同的。

  条文《刑事诉讼法》第277条

  和解协议的适用范围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刑法》第65条

  一般累犯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关于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的内容,华律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希望能够解决你的疑惑。

  仅供交流学习,若本文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删除。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相关资讯

更多>>

最新法律知识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