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荣誉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荣誉权受到侵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2019-08-27 浏览:
导读:公民享有荣誉权,任何侵犯他人荣誉的行为都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那么荣誉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荣誉权受到侵犯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呢?下面大律师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荣誉权是人格权吗

荣誉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荣誉权受到侵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荣誉权不属于人格权,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其特征有二:其一,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其二,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

荣誉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1、非法侵占他人荣誉

  这是指对他人获得的荣誉,行为人以非法手段进行冒领、强占或偷窃。如某县决定对见义勇为的农民刘大民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奖金,参加颁奖仪式的通知寄出后,邮递员误将信送到了与刘大民同村的刘大明手中。刘大明乘机冒充刘大民领取了荣誉称号和奖金。在本案中,刘大明就侵犯了刘大民的荣誉权。

  2、低毁他人获得的荣誉。

  这是指有的人因各种原因,如对他人获得荣誉心怀忌炉等而低毁荣誉权人,引起他人对荣誉权人荣誉的获得的怀疑,因而构成对他人荣誉的侵害的。

  3、侵害荣誉权人的物质利益。

  这是指对荣誉所附随的物质利益进行侵害的行为,它包括拒发或扣发奖金、毁坏奖杯、奖章、奖状等行为。如某单位根据规定对本单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授予荣誉称号并各奖励两万元。后因有人反映奖金数额过高,单位领导便擅自决定,对获奖人员只发给1万元奖金,剩下的1万元捐给工会,用作工会活动经费。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扣发应得物质利益的行为,构成了对荣誉权的侵害。

  4、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

  这是最典型的侵害荣誉权的行为。它是指未经法定程序,没有法定理由,并由法定机构作出就宣布撤销或剥夺权利人的荣誉。如某厂职工高某多次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并给予两次晋升工资的奖励。后来,因揭发厂长有经济问题,遭到厂长的报复。该厂长宣布取消高某省劳模称号,取消其奖励的工资。在这一案件中,高某获得的荣誉是经省政府批准的,该厂长根本无权宣布撤销此荣誉,故属非法剥夺荣誉,构成了对高某荣誉的侵害。

荣誉权受到侵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荣誉权是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是民事主体获得的荣誉及相关利益的持有、支配的基本身份权。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对于侵害公民荣誉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再实际物质损失之外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将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理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更多>>

更多推荐相关资讯

更多>>

最新法律知识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