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因为“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效力,而“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因此,对使用"阴阳合同"要慎之又慎。
实践中,如果双方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税收管理规定,有关部门查实后,如果属于一般偷税行为,行政机关有权予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偷税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则可能构成犯罪。
因此“阴阳合同”是否有效本质上取决于合同内容是否有符合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如果合同内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当事人还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目前关于阴阳合同的司法解释是没有的,阴阳合同适用的法律主要是民法和合同法,实践中阴合同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1、卖方风险
(1)房款不能全额收回
在没有经过银行的督促之下,这种阴阳合同的风险是极高的,价格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方将有可能不按期支付备案价格外的房款或者恶意要求以备案价格进行交易。卖方可能会采取协商、催讨、起诉等方式,这样一来会面临高额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支出。
(2)宣告无效
“阴阳合同”中的价格和实际上的价格是有差别的,当以低于实际价格的“阳合同”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时就涉嫌虚假纳税申报,而且损害到了国家利益,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卖方心里也会有所担心,特别是当房屋价格下降时,卖方很有可能会通过宣告无效等诉讼方法来试图解除交易。
(3)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
有些人为了少交那一点税,就去签订“阴阳合同”,这事如果被税务机关查出不仅要上交税款,还要被罚款。甚至会有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
2、买方风险
(1)难以取得高额贷款
由于在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的“阳合同”价格较低,买家在申请按揭贷款时,银行会根据备案价格和评估价格来综合评定贷款发放数额。特别是在二手房贷款中政策收紧的情况下,银行将极有可能按照备案价格或评估价格中的下限发放贷款。这将降低买家实际的贷款额。
(2)合同无法成立
假如买方和卖方为了逃税而选择在“阳合同”里面约定了虚假成交价,那么卖方要求以真实成交价订立“阴合同”时,买方不同意的情况下则会导致“阴合同”未能订立。这样的话,买方就会失去购房的机会。
(3)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
在“阴阳合同”中,其实买方是属于存在偷逃契税的行为,一旦被税务部门查出后,可能将和卖家一样受到补缴税款、罚款等行政处罚。在数额达到标准时,则可能与卖方一同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