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公安民警生命受暴力袭击威胁 5年5450人因此负伤

大律师网 2013-04-03    人已阅读
导读:又到一年清明时,各地祭奠公安英烈的氛围愈来愈浓,全国200万公安民警的心情也愈来愈沉重。“时时在流血、天

  又到一年清明时,各地祭奠公安英烈的氛围愈来愈浓,全国200万公安民警的心情也愈来愈沉重。

  “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这句话真实描述了当前公安民警的工作现状。“在和平年代,人民警察已经成为牺牲、负伤人数最多的职业群体之一。这些英烈的感人事迹,体现着惩恶扬善的正能量,永远不应该被忘记。”公安部有关负责人4月2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暴力袭击威胁警察生命

  公安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民警在侦办案件、追捕犯罪分子、处置突发事件、打击暴力恐怖势力等任务中,遭受暴力袭击的情况时有发生,生命安全时常受到威胁。

  2012年2月2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情报调研大队副大队长柯占军与战友在景洪市一小区六楼遭遇毒贩,面对穷凶极恶的贩毒分子,他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搏斗中,一名躲藏在暗处的毒贩从他身后突然偷袭,向他的胸部、头部连开两枪。柯占军当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30岁。

  2012年8月18日凌晨,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李沧大队民警王修盛在执行任务时,一名犯罪嫌疑人驾车连闯4道关卡。危急时刻,王修盛驾车拦住该车去向示意其停车受检。疯狂的犯罪嫌疑人开车将他撞出30余米,王修盛当场牺牲。

  2012年11月22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子房派出所民警黄升赴外地办案返回途中,遭遇3辆越野车堵截、冲撞,10余名犯罪嫌疑人手持铁棍、匕首,围着警车打砸。黄升用身体护住身边的同事,背部被刺中两刀,当场口吐鲜血。在群众的帮助下,黄升被送往就近医院抢救,但因流血过多,不幸牺牲,年仅24岁。

  5年来,全国公安民警因暴力袭警事件负伤5450人,占同期负伤总数的16.4%,暴力袭警已成为民警因公负伤的主要原因。

  超负荷工作致猝死高发

  除了在办案中与犯罪嫌疑人搏斗牺牲外,更多的民警是因为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2012年3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公安局雁山分局雁山派出所副所长李斌驾车执行公务时突发脑溢血,昏迷48天后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8岁。为了方便工作,年初刚结婚的他把床铺搬到派出所宿舍,不分昼夜地工作。突发脑溢血时为了避免引发交通事故,他用尽全力将车停靠在路边,用手死死护住腰间配枪。

  2012年12月19日,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云关派出所副所长吴涛因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死亡,终年45岁。从警27年,吴涛没有请过一次假、没让人代过一次班。就在累倒前,他还为深入辖区开展人口统计工作连续加了几个夜班。

  2012年12月30日,福建省惠安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吴一心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牺牲,年仅49岁。据他的战友介绍,10多年前,吴一心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嘱咐不能过于劳累,但他从没把这话放在心上。多年来,他带病坚持工作,没休过一天假。

  据了解,近年来,公安民警因突发疾病猝死人数呈高发态势,成为民警因公牺牲的首要原因。近5年来,公安民警因劳累过度猝死1098人,占同期牺牲民警总数的49.8%。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不断加大。相比之下,我国公安警力配置并没有相应增长,导致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少有休息、长年劳累,是导致我国警察伤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强化职业安全健康防护

  工作时,他们是守护社会平安的人民卫士;在家里,他们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一名名民警的负伤、牺牲,不仅是公安力量的重大损失,更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永远的伤痛。

  吴涛倒下的那天,正是13岁儿子吴奇峰的生日。当天吴涛在派出所加班到凌晨两点才回家,一大早他把儿子送到学校说:“等爸爸忙完,会好好给你补过生日。”但这句承诺,却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居高不下的伤亡率对公安优抚工作提出了挑战。据了解,很多牺牲的公安民警长期任劳任怨,不争名、不计利。他们牺牲后,很多家属也坚持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2012年10月殉职的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群众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任长林,平时生活非常节俭,在妻子的记忆中,全家几乎从来没去饭店吃过饭。任长林去世后,大家发现他的衣柜里除了警服,只有一套便服,还是儿子参加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买的。

  “我们在走访一些牺牲民警家庭后发现,很多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甚至远远不及周围普通群众。”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公安部推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伤亡民警抚恤待遇明显提高,从优待警措施进一步完善,抚慰机制逐步健全。

  据悉,公安部将进一步加强伤残民警和牺牲家属优抚工作,推动出台患重大疾病公安民警生活补助办法,探索建立民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同时,通过心理健康培训、合理配置警力等措施,强化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保护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使得民警真正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法制日报北京4月2日讯/记者 卢杰)

    400余公安英烈长眠雨花台

    刻字师傅:名刻墙上痛留心间

  离清明节还有几天,江苏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公安英烈纪念墙前已经摆上了凭吊者敬献的一束束鲜花。随着石刻机的“嗡嗡”声响起,纪念墙上又增添了一串新名字,徐祝明,黄升……

  每年这个时候,孙国富师傅都会背着工具,在英烈纪念墙上增刻上一年江苏公安机关公牺牲的民警名字。

  2008年清明前夕,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建成。那一年,孙师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建国后江苏公安机关375名英烈和因公牺牲的民警名字刻在纪念墙的背面。4月1日下午,公安英烈纪念墙落成。庄严肃穆的凭吊仪式后,1000多名各界人士绕墙一周,人们发现,英烈名字的后面留有一块空白区域。

  “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的现实没有改变。2009年,江苏公安机关有24名英烈名字上墙,2010年13名、2011年17名、2012年23名……

  记者看到,去年牺牲的民警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仅仅22岁。他们有的在与犯罪分子搏斗中壮烈牺牲,有的在抢险救灾中因公殉职,有的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

  每年3月底增刻英烈名字,孙师傅都是亲历亲为。他把要刻的文字打印在不粘胶纸上,按照事先画好的铅笔线工整地贴在大理石质材的纪念墙上,轻轻一撕,文字留在墙上,然后用石刻机刻印,英烈姓名、生卒年月和生前单位永远留在了纪念墙上。

  接下来,孙师傅用金箔覆盖文字痕迹。他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英烈的名字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收工了,孙师傅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内心深处,我是真的不想来刻字,这几百个名字都是我刻上去的啊。名字刻在墙上,疼痛留在我心里……希望来年越少越好,没有最好。"
    全国5年156名法官因公牺牲

    半数以上因病牺牲在工作岗位

    记者4月2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08年至2012年,全国法院共有156名法官因公牺牲。牺牲原因排前3位的分别是因病牺牲在工作岗位、因事故和自然灾害殉职、因暴力抗法殉职。其中,因病牺牲在工作岗位的共88人,占牺牲法官总数的56.4%。

    为解决因公牺牲法官家属生活困难,2006年10月,最高法会同有关单位联合下发向因公牺牲法官发放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规定。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专款、专项用于因公牺牲法官家属的生活补助。

    据统计,规定下发以来,最高法共向550名因公牺牲法官家属发放特别慰问金,向197名因公牺牲法官家属发放特别补助金。(法制日报北京4月2日讯/记者 袁定波)

    全国因公牺牲检察官达439人

    最高检35年追授47人全国模范检察官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检察机关因公牺牲检察官439人,仅2012年就有10人,其中被批准为革命烈士1人。

    据介绍,2012年,最高检追授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原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金淑萍以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原检察员、司法会计杨进昌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最高检与中共云南省委联合召开追授杨进昌同志全国“模范检察官”、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

    来自最高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78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最高检共追授47人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近5年来,最高检追授10人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记者 李娜)

    公安英烈基金发1.7亿抚慰金

    我国从优待警优抚政策体系已形成

    记者4月2日从公安部获悉,一个比较符合公安职业特点、体现党和国家从优待警方针的优抚政策体系已形成,伤残、牺牲、病故公安民警抚恤待遇大幅提高,优待措施进一步完善,抚慰机制逐步健全。

    据介绍,继1996年出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2004年公安部联合财政部建立特别补助金和特别慰问金制度后,2011年8月,《烈士褒扬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正式实施,民警抚恤待遇大幅提高。

    截至目前,全国普通公安院校已招收公安英烈子女800余名,全国29个省级公安机关设立了基金会(基金)。中国公安民警英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