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哪个?我国立法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大律师网 2019-12-10    人已阅读
导读: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我们平常比较了解的是“违法”、“犯罪”相关的内容,今天大律师网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立法”,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哪个?我国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哪些步骤?议案和草案有区别吗?下面,一起看看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哪个?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哪个?我国立法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多项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

我国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哪个?我国立法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我国的立法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进行了基本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即提出立法议案、审议法律草案、表决和通过法律草案、公布法律这四个步骤。

  (一)提出立案议案

  提出法律议案(又称立法议案、法律案)是立法程序的开始。法律议案是指依法享有法律议案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的正式提案。法律议案一经提出,立法机关就要列入议事日程,进行正式审议和讨论。

  在我国,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个人和组织享有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法律议案的提案权:

  1.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或一个代表团可以提出法律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0人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议案。

  2.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议案。

  3.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议案。

  (二)审议法律草案

  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审议法律案,是保证立法质量、体现立法民主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法律更加完备和成熟。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法律案的审议,一般经过两个阶段:一是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其中包括对法律案的修改、补充;二是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法律案审议的结果有以下几种:(1)提付表决;(2)搁置;(3)终止审议。

  (三)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是立法机关以法定多数对法律案所附法律草案表示最终的赞同,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法律。这是法的制定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骤。表决时除了通过外,还可能产生另外一种结果,就是没有获得法定数目以上人的赞同,即不通过。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案所附法律草案要经过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四)公布法律

  通过的法律要经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布,以便全社会遵守执行。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公布后的法律生效问题,依照法律规定。

议案和草案有区别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哪个?我国立法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法律议案是指有关立法的建议,内容一般比较原则、概括,但也可以比较具体;可以只提立法主旨和理由,也可以附有法律草案。

  法律草案内容比较具体、系统、完整。提出法律议案并不等于提出法律草案。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