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商家不开发票要承担什么后果?开票和不开票的区别是什么?

大律师网 2021-07-16    人已阅读
导读:商家不开发票要承担什么后果?开票和不开票的区别是什么?偷税漏税量刑标准是什么?接下来下面跟大律师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商家不开发票要承担什么后果?

商家不开发票要承担什么后果?开票和不开票的区别是什么?

  这种情况下,请直接通过法定维权渠道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方法一:拨打12366投诉举报  方法二:联系主管税务机关投诉举报  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第四章 发票的开具和保管  第十九条 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第二十条 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第二十一条 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第二十二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第二十三条 安装税控装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的,应当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国家推广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发票管理规定使用发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  (三)拆本使用发票;  (四)扩大发票使用范围;  (五)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  税务机关应当提供查询发票真伪的便捷渠道。  第二十五条 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发票限于领购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  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可以规定跨市、县开具发票的办法。  第二十六条 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情形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  禁止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  第二十七条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用情况。  第二十八条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手续。  第二十九条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

  开票和不开票的区别是什么?

商家不开发票要承担什么后果?开票和不开票的区别是什么?

  一、不开发票就是可以比开发票的便宜,有些情况下,偷税漏税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一般还是要开发票了,而且买到的商品也不一定能得到保障,有发票的话,只要符合条件可以放心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开票价和不开票价之间其实就相差一个税额,是销方要给税务局交纳的税款。开票是确认收入也就是要上税,不开票是不确认收入也就是是偷税漏税了,不开票不用上税东西当然要便宜一些。所谓含税价就是东西的售价里包含了税金要比不含税价高些。

  三、开票就是报税收入,不开票就是实际发生了销售收入,但是没有报税。这种现象是违法国家法律的。

  四、开发票就能保护自己买东西的利益,如果你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你可以拿着发票去退换或保修。如果买的东西没有开发票的话那有可能是假的或偷税漏税的,没有法律保护的,(如果你刚买的东西丢失了,就算被陌生人检到也没法取回来)。

  偷税漏税量刑标准是什么?

商家不开发票要承担什么后果?开票和不开票的区别是什么?

  偷税漏税数额较大的,且占应缴纳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并以处罚金;数额巨大的,且占应缴纳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以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资讯

更多>>
注册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